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 更新時間:2023-04-27 08:45:01
耕地是農業發展的根基、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護耕地不僅要保數量,更要提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升耕地質量的重要舉措,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基礎。
截至2022年底,我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313萬畝。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并重,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185萬畝,為糧食穩產增產、農民持續增收提供堅實保障,奮力推動我省農業現代化落地落實。
高質量建設
確保糧食產能提升
土地為糧食之本,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實施高質量建設、高標準保護,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3月22日,農業農村部公示了首批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名單,我省大同市冊田等灌區(涉及云州區、陽高縣、天鎮縣)上榜。首批試點目標著眼于率先將一定區域內符合立項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試點區畝均糧食產能提升10%以上,為農業節本增效、糧食穩產高產提供有力支撐。
為了深入了解試點建設情況,近日,記者走進天鎮縣逯家灣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該項目工作人員王萬生對記者說:“我們動用了6臺打井鉆機、11臺挖掘機和3臺吊機,完成PE管管道的安裝、高壓線架設等作業,努力完成1.3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與一般農田相比,高標準農田具有耕地質量高、抗災能力強、資源利用率高、糧食產量高等優勢,是耕地中的精華。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糧田變良田,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農民勞動生產成本。
高效率管理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高標準農田建成以后,如何管理是一個重大課題。
日前,農業農村部透露,未來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進未達標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指導各地完善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機制等三大措施,加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確保建成一畝、見效一畝、管好一畝,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對于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工作,我們縣建立了統一機制,選拔專職管護員,并要求他們熟悉管護區域內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的布局和現狀。對專職管護員實行統一培訓并進行績效考核,考核內容主要包括管護成效、工作進展等,對于考核結果為‘好’的管護員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管護員的工作積極性?!别⑸娇h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峰介紹。該縣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實行“三個統一”機制,每個井、每條路、每畝田都有人負責。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在完善高標準農田管護機制上,加快大數據管理平臺建設,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確保建一塊成一塊,長期持續發揮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綜合效益。
高水平利用
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高標準農田的建成,可以促進農業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顯著提升水、肥、藥利用效率。據了解,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可以節約肥料13.8%,節省農藥19.1%,節本增收效果非常明顯,大大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
在陽高縣東小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村民們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和利用贊不絕口?!按謇铿F在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把我們原來的小塊地都整合成大田地了,大型機具都能進地作業,種地方便多了,再也不需要親戚朋友幫忙了?!标柛呖h東小村村民劉亮高興地說,以前那些小塊地都沒人種,機械進不去,很多都是撂荒地,現在基本都利用起來了,村民的收入也多了。
同樣,在長治潞城區黃牛蹄鄉,不僅建立了高標準農田項目區,還探索“高標準農田建設+品牌產業”的路子,實現農田標準化、生產機械化等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有效提升了潞城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現代化水平。
“自從改造了灌溉設施,我們耕地質量提高了,而且澆地也省水,每畝地的產量能提高80公斤左右?!秉S牛蹄鄉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農戶李軍軍高興地說。
建好高標準農田,對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我省將繼續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積極探索,譜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圖為稷山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區。